2024年11月28日星期四

Steam Deck 两年使用感受分享,为什么LCD版本依然是最值得推荐的!



这是我的Steamdeck, 对,是最早的顶配LCD,512g版本,如果你在考虑一款游戏掌机并且想花最少的钱获得最好的体验,我十分建议你去搞一台这个lcd屏幕的版本!看完这条视频你就明白了!相信大家在点进这期视频之前,可能已经看过不少关于这款掌机的深度评测或使用体验分享了。所以这个视频不是评测什么游戏可以多少帧率,我不会花太多时间重复那些大家已经熟悉的细节,而是分享一下为什么有那么多配置更强的掌机我却还在使用Steamdeck呢。


为什么会选择掌机

首先,我们来聊聊为什么会选择购买一款掌机。通常来说,能吸引人购买掌机的,往往是那些已经有一定游戏经验,甚至是多年资深的玩家。而这样的玩家家中,可能早已拥有一台配置不错的 PC。我们选择购买掌机的原因,更多是为了能够随时打游戏。Steamdeck的便捷性非常突出,比如一键休眠、一键唤醒,可以随开随玩。而且你可以随意选择姿势,躺着、趴着,甚至‘葛优躺’都没问题。Steam Deck 的重量接近 700 克,所以到现在为止,我还从来没有随身携带过它。一方面是因为它确实太重了,另一方面是我的日常随身包也没那么大。但是带他去出差或者旅行却再适合不过了。在旅行时,无论是去其他国家还是其他城市,通常都会使用更大的行李箱。这时候,把 Steam Deck 放进行李箱里跟着你一起走。白天,你可以尽情游览城市、品尝美食;而到了晚上,回到酒店,洗个热水澡,躺在床上开一局游戏,这种体验真的很爽。


掌机的执念

对很多玩家来说,掌机还承载着童年的回忆。尤其是80后和90后,Gameboy可能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一台掌机,我的第一台Gameboy到现在还留着,是我父亲送我的生日礼物。因此,掌机对我们这代人来说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纽带。当一款新的掌机推出时,它的主要受众自然就是这些人,而他们也往往对掌机有着一种特别的渴望。

现在,这批人已经长大,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使他们难以长期坐在电脑前玩游戏。生活中的各种琐事总会打断专注,而掌机的便携性和灵活性恰恰迎合了这类需求。对我而言,这也是我选择掌机的原因之一它精准击中了我的需求。

对于大部分 3A 游戏来说,Deck的续航通常在两个半小时左右。这续航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对我来说其实刚刚好。就好比我以及和我一样的玩家,现在玩游戏常常会出现一种状态,被称为‘电子ED’就是玩着玩着会突然感到疲倦,就是想玩游戏的热情一下子消退了。

不再像年轻时那么疯狂,常常通宵打游戏。如今,更多的是在忙碌了一天后,想要短暂放松一下。这时拿起掌机,随开随玩,玩上两个小时既能释放压力,又不会太过疲劳。两小时的游戏刚好让人放松,同时眼睛也不会太累,这时候正好停下来去做点其他事情了。这种节奏反而成了我现在生活的一部分

提升了我的购买需求?

当我拿到我的 Steamdeck 时候,第一件事就是给它扩容。更换了2tb固态和1tb储存卡,因为我想尽可能地把它装满游戏,让我的游戏库看起来丰富而充实。虽然这些游戏我未必都会去玩,但看到掌机里装满了各种游戏,我就觉得这就好像我的移动宝库一样,这种感觉很奇妙会让我更有买游戏的冲动,其实安装那么多游戏我也不一定都会打开来玩,但知道它们都在这里面,就让我很Happy,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心理。

Steamdeck现在的软体更新比较频繁。这种频繁更新真的很照顾玩家的需求,让人感觉厂商非常用心,很良心的售后服务。

不过,在更新还没这么频繁的早期,这款 Deck 更像是一台需要玩家去‘折腾’的机器。而这种折腾的过程,有时候甚至比玩游戏本身还要有趣。你可以装各种第三方插件,尝试不同的功能,比如调整屏幕饱和度,更换游戏封面,到现在还出现了原本PC才能用的修改器。有人会觉得这种折腾很烦,但是也有人是乐在其中的。

感谢你看到这里。接下来,我来说说为什么会推荐 LCD 版本的 Steam Deck。

实际上,LCD 和 OLED 版本的差别并不大。如果不把两者放在一起对比,单看 LCD 的屏幕表现,它的色彩表现已经足够令人满意,并且在系统设置里还可以调高色彩饱和度。虽然 OLED 的对比度和色彩鲜艳度更好,但长期观看反而容易让眼睛疲劳。而对于大多数游戏来说,帧率并不需要太高,因此 LCD 屏幕 60Hz 的刷新率完全能够满足需求,玩累了随时可以按电源键休息,因此OLED的省电与否对于实际体验来说并不重要。毕竟,大多数吃硬件的游戏的游玩时间也就是两小时左右,超过这个时间段,玩家可能会感到疲惫。如果是像《暗黑4》这种需要长时间投入的刷子游戏,无论是 OLED 还是 LCD,长时间游玩时都需要插电才能放心玩耍。

此外,Steam Deck 发售已经将近三年了,未来可能会有第二代产品发布,或许就在明年或者后年。所以现在购买更贵的 OLED 版本并不划算。我更建议选择一台新的或者二手的 LCD 版本,再通过自己扩容存储空间来提升使用体验。

2024年11月8日星期五

2024 年 iPhone 13mini 为什么还是我的主力机?

 

2024 年 iPhone 13mini 为什么还是我的主力机?



在手机越做越大的时代你是否还怀念那种可以轻松单手操作的感觉呢?这就是iPhone 13mini,我使用他已经三年了,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我这些年使用的感受和为什么我到现在还舍不得去替换他。

在使用iphone之前,我用的手机就是索尼,我曾经使用过z1compact 和z3compact,它们不仅小巧身材很mini,而且在当年就已经具备了防尘防水的功能,对于居住在新加坡这个几乎每天下雨的国家对我来说是非常实用的。但是随着技术更迭,时代的进化我慢慢的我也开始使用iphone,从iphone6s开始我就一直期待苹果可以制作一款mini size的小手机,终于在2020年苹果发布了iphone mini 12,但iphone mini 12的续航比较一般,而且是苹果第一次做小手机我就想再忍忍第二年一定会更好,于是在2021年的9月我购入了我的最爱iphone 13mini”


[便携性与设计,适合的屏幕尺寸]

“首先,就是它的便携性。iPhone 13 mini 拥有几乎完美的手感,单手操作毫无压力配合九宫格的中文输入更是锦上添花,而且还有他小巧的机身让它轻松塞入口袋。”

“虽然它的屏幕只有 5.4 英寸,但对我来说,这个尺寸已经足够应付大多数的使用场景,首先我几乎很少玩手机游戏,无论是浏览社交媒体、看短视频,还是处理日常事务,它的显示效果依然清晰锐利。比起大屏手机,由于它的屏幕小,看时间长了眼睛其实会有疲惫感,但是这个缺点恰恰也是优点,因为可以让我停下来休息一下不会让我长时间的盯着手机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如果觉得阅读时文字太小很累眼睛,那么可以进入系统设置把文字调大一点,体验一把老人机的感觉”

尽管mini的屏幕仅有60hz,但是由于mini的屏幕更小,60hz也确实更加省电,再加上苹果的系统动画做的是行业顶尖水平,还有我们苹果用户超强的自适应功能,看的久了也是可以的,再不济对比下最新iphone16依然是60hz,是不是心里就更平衡了呢。


[性能依然强劲吗?]

还有我是不建议使用mini来玩游戏的,尤其是拿着大型的游戏,有很多文字需要阅读的游戏,真的很伤眼睛,而且耗电的发热都比较厉害,所以强烈不推荐。另外就是由于iphone 13mini的内存只有4gb,所以在日常使用的时候会出现杀后台的情况,每次微信有消息的时候看到这个地球都会很着急。


[相机]

它的相机功能到现在依然是非常能打的,虽然它只有两枚镜头,少了微距和长焦,但是既然选择这种小手机也不是为了摄影而来的,所以它仅有的一枚广角和一枚超广角足以应对大多数使用场景了。


[电池续航足够]

“很多人会觉得 mini 的电池不够用,但对我来说,它的续航已经足够应付我的日常需求。尽管三年的时间下来我的电池健康度已经到了85%,因为我平时几乎不玩手机游戏,再加上合理的控制使用时间,和时不时的就给他充电,从而iPhone 13 mini 的电池完全能够支撑我一天的工作和娱乐。” 或者也可以选择外挂官方的电池,看起来有点可爱,像是他背了个包,这样早上充满电后一起拿走,这样电池一天也用不完,但是同时你也喜提了一个等同于iphone 13 pro max的重量的手机,


[总结]

“总而言之,iPhone 13 mini 这个小巧精悍的涉笔,集合了便携、性能、性价比等多种优势,让我觉得如果给它换个电池依然可以再战2年,还有我真的希望Apple可以把mini这个系列继续做下去,你们觉得呢,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你的看法。

iPad Pro M1 我的摄影好搭档

各位还记得当年的那个画面吗?当苹果“厨子”像阿汤哥一样,将一颗笔记本级别的芯片塞进了iPad里。那个时候,我的内心是真的蛮激动的,觉得苹果的生产力工具终于要迎来一场革命。 转眼间,这台 iPad Pro M1 已经陪伴了我将近四年的时间。其实,我不仅是一名视频博主,同时也是一位...